欢迎访问星海学院!

黄大同教授莅临我校讲学

       12月20日下午,国家文化部音乐学科专家组成员,国家文化艺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黄大同教授莅临我校,于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学术讲座,题为《音乐舞蹈类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学校科研处、教务处及近三年新进人员、青年教师及各级课题项目负责人等出席讲座。讲座由教务处处长、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武教授主持。

      黄大同教授自2007年起至今,长期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音乐组评审工作,其中,2015年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音乐评审组召集人,2016年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音乐选题评委,以及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音乐评审组召集人。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首先,他介绍了“如何成功申报课题”,认为国家级与省级课题申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混淆了“课题申报”与“学位论文”的不同,提出了三个申报误区,并针对这些误区,分别列举实例,给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其次,他对“如何成功选题,如何把研究做深”这一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黄大同认为,在面对申报课题时,有两个常见的问题:一是想不出题目,不知道研究什么;二是有了选题,不知道如何深入研究。对于前者,他认为既可以利用范题,替代词语、增减词语,又可以对现有研究进行再研究,从而找到一个合适的选题;对于后者,他认为要利用“信息交合”,寻找与课题相关的所有信息,从它们之间的交合中寻觅出可供研究的内容。

      解决以上两个问题,需要面对的是“如何将研究做深”以及“如何产生新意的观点”。在“做深”的方面,黄大同强调,在研究与写作的操作方法上,要使用“5W自问自答”的方式。从课题的提出背景、前人成果,到研究者的观点提出与论证,最后到历时态纵向比较与共时态横向比较。如此一来,方可称之为“深入研究”。在“新意”方面,他认为:学科的前进,都是在跨学科范围内寻找突破口。当确定题目后,为了使研究具有一定深度,可把所有相关的学科理论,一一对应起来。新观点的产生,往往需要在“关系内容”突破切入。

       最后,黄大同从选题、论证及研究基础三方面,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的评审中重点关注的内容。讲座结束后,在场的教师从研究对象的选择、国家政策的导向及跨学科研究课题申报等方面提出了问题,黄大同教授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黄教授的讲座对接下来我校课题申报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