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星海学院!

岭南音乐学术论坛之十七——“谈乐•论教”音乐学大家讲系列杨民康教授公开课

 

 

由星海音乐学院科研处、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岭南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岭南音乐文化展览馆承办的“谈乐•论教”音乐学大家讲系列于2016年3月23、24日(本周三、周四)再次与大家见面了!此次公开课特邀嘉宾为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著名音乐人类学家杨民康教授。

讲座内容简介

以表演为经纬——中国传统音乐方法分析纵横谈

时间:2016年3月23日(周三) 10:30
地点:星海音乐学院大学城校区教学楼B栋607(研究生部)

简介: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法论涉及两个相异的学术分类系统:其一,以宏观—思维—观念层、中观—学理—学统层和微观—实践—方法层三者划分的范式系统;其二,以形态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层面划分的民族音乐符号学系统。

从柬埔寨吴哥窟浮雕看云南与东南亚乐舞发展历程(上):乐舞

时间:2016年3月24日(周四) 9:30

地点:星海音乐学院大学城校区图书馆二楼 学术报告厅

从柬埔寨吴哥窟浮雕看云南与东南亚乐舞发展历程(下):乐器
时间:2016年3月24日(周四) 14:30
地点:星海音乐学院大学城校区图书馆二楼 学术报告厅

简介:  

大约建造于公元9-12世纪的柬埔寨吴哥窟,历经战火之后,至今尚保留了大量精美的浮雕和塑像资料。其中包含许多吴哥王朝时期的宫廷文化、宗教仪式与民间乐舞文化生活与乐器、乐队图景。后世柬埔寨王室及民间舞蹈艺术家则根据这些珍贵的历史和艺术图像学资料,力图重建高棉古典舞蹈艺术体系。

杨民康教授通过对柬埔寨吴哥窟进行田野考察所获的乐器、乐队图像资料与历代汉文史料,以及当代南传佛教舞蹈音乐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他从音乐文化史及艺术图像学角度,对这一时期柬埔寨吴哥王朝的宗教祭祀与乐舞文化中乐器的使用状况进行复原性勾勒和描摹,并对其与云南与东南亚传统乐舞的共生关系及其发展过程展开比较研究。

特邀嘉宾简介

杨民康,白族,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民族音乐学)博士。兼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员特聘研究员,上海音乐学院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三峡大学楚天学者讲座教授。

著作有《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中国民间歌舞音乐》《云南瑶族道教可依音乐》《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本土化与现代性: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研究》《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等十余部; 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其专著《中国南传佛教音乐文化》,于2015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发表论文150余篇,获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首届优秀论文评奖一等奖、北京市文联文艺评论奖一、二、三等奖,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二、三等奖。

以上文字与图片内容由岭南文化展览馆友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