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星海学院!

2016“创新强校”(科研类)项目《三角钢琴表演艺术与整音技术工程的研究与实践》完成第三次实验

「项目建设」星海音乐学院“创新强校”(科研类)项目《三角钢琴表演艺术与整音技术工程的研究与实践》完成第三次实验

2016-10-21 星海科研处

10月12日晚18:30,本校2016年“创新强校”科研项目《三角钢琴表演艺术与整音技术工程的研究与实践》第三次整音实验在大学城校区排练楼304正式开始,钢琴系与乐器工程系再次合作,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又颇有意义的整音实验。本次实验参与人数共22人,其中听众17人,演奏者3人,调律人员3任。实验尚未开始,同学们早早就来到了教室,热情高涨、迫不及待。本次实验依然由项目负责人、钢琴系副主任汪琴老师以及乐器工程系负责人郝一男老师主持,现场还有项目组成员史勇老师。

18:30

汪老师几句精炼的话语拉开了本次实验的序幕。汪老师表示,本次实验的主题是对击弦机进行调整从而来改变钢琴的音色。紧接着,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郝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本次实验的如何通过调整击弦点位置来改变钢琴音色的机械原理。接下来由每位演奏者通过2次演奏切身体会并向同学们展现击弦点调整前后所带来的神奇变化。

18:43

3位演奏者叶致宏、陈芊宇、姚瑶分别演奏三首风格不同的曲子:斯克里亚宾练习曲Op.2 No.1、舒伯特奏鸣曲D958和舒曼g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在场的听众都认真聆听,边听边记录下自身真实的感受。每位演奏者先在没调整的钢琴上演奏,演奏完毕后,郝老师和他的学生会调整击弦点,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演奏。郝老师在改变击弦点的同时同学们纷纷投去好奇的目光。两次演奏完后,演奏者们都表示强烈感受到了击弦点的改变对音色、手指触键带来的变化,更神奇的是这种强烈的改变只是一眨眼的功夫!

19:05

实验圆满地结束了。在这短短的半小时中,科技创新给同学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他们仍意犹未尽,纷纷走到钢琴前试弹,热烈地讨论。他们普遍都认为,击弦点调整后,音色更圆润,听起来让人感觉更舒服了,也有同学认为触键要比以往更费力一些……同学们各抒己见,他们直观体验的反馈为未来项目组的整音实验的开展与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最后汪老师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建议,她认为同学们在学习、练习的过程中自身对钢琴的音色要有想象,有追求,并积极与调律师沟通,从而使钢琴音色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接着郝老师则再次阐明了这次实验的目的,让同学们对实验能够更深入地理解。


撰文:任颖瑜摄影:汪琴、陈泽锋

编辑:冯紫盈(艺术管理系2015级)

校对:黄凤仪(音乐学系2014级)

 

本公众号由星海音乐学院科研志愿者团队运营
以上内容的版权以及最终解释权
归星海音乐学院科研处所有